耐火澆注料的結構取決于澆注料的流變性能,澆注料的流變性能取決于澆注料的大小(集料與基料的比例)。根據耐火澆注料施工的工藝要求,包括工藝溫度和粉塵含量,需要提高澆注料的耐堿性和耐磨性。耐火澆注料施工功能并不是簡單地通過加水來實現的。如果水太多,則會發生骨料與基材的分離,影響澆注料的功能,降低澆注料的密度、強度、耐堿性和耐磨性。
水量不足,施工功能差,物料不能正常流動,填滿細填料,氣泡不能排出,不能形成緊密堆積,也會影響澆注料的功能。因此,耐火澆注料施工所涉及的水量對澆注料的功能非常重要。在了解耐火澆注料的損傷機理后,對其進行了開發和調整。單獨的預混料可以在較高的溫度(約60°C)下儲存一周,這取決于材料條件。
提倡適當地制備混合過程以避免填料的沉降。混合時間取決于混合溫度、攪拌量、攪拌設備和詳細的應用條件。它可以在半小時和三小時之間,真空度為0.5-8MPAR。對于高介電強度部件,最好考慮添加材料的質量穩定性和預干燥條件,并且增加材料的含水量應小于0.28。小于25的有效請求期約為1天。傳統的混合灌溉應每周清洗一次,或在上班前清洗一次。如果工作時間較長,則必須冷卻含有混合物的管道和計量設備,并用樹脂組分清洗,以避免粘度和所需粘度的增加。
在澆注維護涂層后,必須在鋼包內烘烤耐火澆注料直到使用前停止溫度。在烘烤過程中,如果存在大量的水蒸氣排放,則需要延長保溫時間,以避免耐火澆注料在使用過程中破裂,最高溫度應高于1000°C。